自古以來,讀書是改變人生的重要與必由之路。特別是今天知識更新快、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更是如此。

  現在一些青少年對讀書不感興趣,不勤奮、不刻苦,總覺得讀書苦,讀書累。他們認為讀不讀書今后都是打工,很多大學生打工和農民工工資差不多,讀書沒有多大吸引力。即使在學校讀書,那也是被動、被迫而已。自由與散漫,貪玩與懶惰,不重視讀書,荒廢學業,這是青年學生的大忌。我是一位高中教師,在此對高中生把握好高中三年讀書的黃金時光和大家交流,希望有所借鑒與啟發。

  01

  讀書改變命運,知識成就未來。常言道,吃不了讀書苦將來必定吃生活苦。吃讀書苦只有十幾年,而吃生活苦則是一輩子。讀書到底苦不苦呢?從事過農村笨重體力活的孩子,并不覺得讀書苦,他們知道只有通過讀書才能跳出農門。真正覺得讀書苦的那一定是嬌生慣養,被父母溺愛的孩子,而現在溺愛的孩子普遍存在。他們從來沒吃過任何苦,從來沒做過任何事,一切由父母包辦代替。況且,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孩子都在讀書,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。每個人會吃讀書苦、生活苦,讀書苦吃得越多,生活苦就會吃得越少,這兩種苦是成反比的。青少年學生應該懂得這兩種苦之間的辯證關系,不能因為自己的貪玩而耽誤學業,毀掉自己前途。也不能因為自己天真、幼稚與無知,去影響他人、耽誤他人一生。

  今天,學生絕對不要相信“讀書無用論”,要相信讀書改變命運,教育成就未來的道理?,F在是知識的時代,是人才輩出的時代。各行各業需要人才,就業競爭非常激烈,很多大企業好工作每年招聘高學歷大學畢業生。華為的員工有19萬多人,其中博士生在萬人以上。

  02

  高中學習目標明確,重在行動與落實。進入高中,學生普遍放松,不明確高中學習任務、目標及地位,看不到高中競爭壓力。入學一兩個月,學生普遍不適應,很多學生成績下滑,感覺沒有初中那么突出與優秀。其實,這是學生缺乏計劃,重視與落實不夠造成的。高中學習方法與初中有很大不同,用初中學習方法去對待高中學習必然行不通。

  把握高中三年學習任務和目標很重要:高一是基礎性學習,并集中了各個學科的重點難點。良好學習習慣在高一逐步養成,提高學科學習興趣,全面發展,略有側重,為高二、高三奠定良好知識基礎。高二是提升性學習,更要注重學習方法,全面提升學科素養,提高學科能力。高三是再生性學習,對整個高中內容復習回顧,全面熟悉,鞏固與加深,構建知識網絡與體系,強化知識的整合、運用能力,積累考試經驗,強化考試心理,迎接高中三年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一次考試。高考結束后,幾家歡喜幾家愁,注定要分散分開。同學們各奔東西,踏上新的征程,進入自己心怡的大學學習。高中三年不專心、不勤奮刻苦,過分強調交朋結友,浪費大量時間與精力,高考必定失敗,收獲的是無限的后悔與失望。即使選擇復讀來彌補,也難以挽回三年學習的失去,只能耽誤青春時光。進入新環境后,接觸的人不同了,高中同學的聯系自然減少,甚至不再聯系。時間長了,同學之間會變得越來越陌生。在大學結識新朋友,遇到更優秀的人。環境和條件改變人、塑造人,各種變數無處不在,無時不有。人生就像登山,越往上走,視野越寬廣,格局越大,境界越高,風景越秀麗。

  高中是青年學生最關鍵最重要的時光,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,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。奠定人生發展的基礎,是上與下的分水嶺。同學應該珍惜,勤奮學習,奮力拼搏,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。高中學生處于青春期,熱情奔放,芳心萌動,這是青年學生普遍存在的生理、心理現象。意志力與抑制力、毅力與恒心是高中學生最重要的能力,也是成就人生的重要因素。學習任務重,壓力大,升學競爭非常激烈,每個學生應該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于學習之中,使自己學業突出優秀。高中三年很重要,人生很多基本常識、基礎知識、書本知識、理論知識等都是在高中階段獲得的。很多人回想起來,一輩子很多知識是在高中學到的。高中是積累知識、積蓄力量最關鍵時期,背記的很多東西,如古文與古詩詞、公式與定理等等,離不開高中三年的勤奮刻苦,離不開老師檢查、督導與嚴格要求。

  03

  讀書就是競爭,競爭必然優勝劣汰。高中階段競爭非常激烈,學習任務特別大,精力不能有一點分散。心靜才能專心讀書,靜能生慧,取得良好學習效果。盡管高考復習講究整體氛圍,需要團隊作戰。同學之間是競爭對手,這是不容懷疑的事實。每個人希望自己強勁有力,希望對手不如自己,都希望在高考中取勝。這種競爭在全省范圍存在,因為各高校每年招生指標是以省劃撥的,換句話說,各高校招生指標到省,全省統一劃線,按高考成績由高到低排隊錄取。學校培養優秀學生,同時也淘汰差生。步入高中,有志青年在不斷提升自己,以適應新高考。學校培養優秀學生,同時也在淘汰差生。心靜與專注、刻苦與用功是高中學生必備的素養,高中階段必須回避早戀。早戀是中學生的大忌,其危害性顯而易見:分散自己和對方的注意力,雙方不能心靜讀書;浪費時間和精力,情緒不穩定,心情很糟糕,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;影響其他同學,打破班級和諧氛圍,損壞學校風氣;有人會仿學,影響同學心情;學習跟不上,考試不理想,成績直線下降;成為同學背后議論的話題,讓多數同學看不起;同學嘲笑,學校及老師批評,父母指責,成為眾矢之的,嚴重的會受到校紀校風處理,等等。早戀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和價值,最后換來的是悔恨、傷心,失去的是青春大好時光。有位男生從高一開始暗戀班上一女生,經常在節日、生日給這位女生送禮物。女生開始純粹是以同學身份交往,心思都用在了學習上。進入高三后女生有所察覺,開始委婉回絕該男生。一次,男生給女生寫了一張紙條,提出要成為朋友。女生退回了紙條,并在上面回復:一是現在正處于高三緊張復習階段,要把時間和精力用于高考復習,不能分散精力。二是現在還小,路還很長,要做的事很多,不能耽誤。三是同班同學之間應該建立純潔的友誼,不要打破這種狀態和氛圍。四是高考之后,進入大學,如果有緣分,可以再聯系。女生回復有禮有節,而男生收到退回的紙條后,非常傷心。由于缺乏冷靜思考,很不理智,最后走了極端,生命在18歲畫上了句號。高中三年時間不長,稍不注意很快就會流逝。時間不會倒流,青春不會再有。早戀學生早早地留下歲月傷痕,留下心靈陰霾,一輩子無法擺脫,充滿悲傷與悔恨。高中期間不要早戀,因為沒有任何早戀的資本。人不能自立,經濟也不獨立,所有費用都來自父母,物質與經濟全靠父母提供。父母一天不供應,就會斷糧斷水,生活步履艱難,無法生存。中學生的情感是朦朧的,早戀是極不成熟的,最終必定為自己的天真和幼稚埋單。早戀是學生的大忌,往往會磨滅人生理想,毀掉自己的前程。在愛情婚姻上,中國人還是講究“門當戶對”,條件基本一致。懸殊太大,很難品嘗愛情婚姻的甜美。即使能結合,那一定沒有共同語言,不志同道合。生活在一起不幸福,必定行而不遠。癡迷手機,機不離手是直接影響青少年讀書的殺手锏。如果整天玩手機,迷戀電子產品,陶醉于網絡游戲之中,高中學業絕對不會優秀。一部小小的手機,往往毀掉一個學生求學之路。

  04

  人一生有非常重要的三步不能走錯,不能顛倒順序,那就是求學、就業、成家。求學是修身養性,積蓄力量,提高競爭力。就業是創造物質和經濟條件,是人生發展的物質保障。經濟基礎決定一切,任何社會活動必須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。成家是美好人生、美滿人生的一部分,也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。作為普通人,成家是人生的重要方面,不可缺少。高學歷、高智商、高品位的人,胸懷大志,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業,獲得的是成熟而幸福的愛。

   總之,人處的環境和條件是不斷改變的,人的思想觀念不斷改變,認識不斷提升。人越成熟識別能力越強,看人看事越準。站得高,才能看得遠;獨善其身,才能專心致志;勤奮苦讀,才能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,變得非常優秀。(馮桂輝,原桃源一中學生科科長)


0